偶遇千年古镇花婆婆,寻找浪漫波斯
??点击上方蓝字 ---叶赛宁(俄罗斯)点击蓝色字体,观看跟多内容“提心吊胆”去伊朗,大模大样误闯雷区!波斯行计划之初,便盯上卡尚。这古城不单是古代波斯商贸中心,还是玫瑰之乡,卡尚往伊斯法罕途中所经古镇纳坦兹盛产番红花。伊朗,除了石油和清真寺,还有盛放的鲜花,伊朗式浪漫景色,应该就是春天的大马士革玫瑰,秋天的番红花。大马士革玫瑰,又名突厥蔷薇,原生种在古波斯,随十字军东征传入欧洲。名字来源,据说因当年大马士革乃主要集散地。大马士革玫瑰一年只开一次花,花农必须在每天清晨五六时到上午十一时之前采摘。古代阿拉伯人作炼金术试验时,无意中成功分馏出玫瑰精油,随阿拉伯商旅经丝绸之路远传欧亚的“阿拉伯香水”就是大马士革玫瑰水和精油。《明太祖实录》所载“阿剌吉者,华言蔷薇露也。”阿剌吉,波斯语音译,即伊朗玫瑰水。至今,伊朗仍沿用传统蒸馏方式提取玫瑰水,在卡尚市集,便见到一台老式玫瑰水蒸馏炉。卡尚人生活中离不开玫瑰水,大巴扎常见卖玫瑰的小店。而伊朗人最引以为豪的,乃每年麦加天房都以伊朗玫瑰水清洗。相比大马士革玫瑰,番红花更和伊朗人形影不离,一日三餐菜肴必有番红花:番红花饭、番红花鸡、番红花鱼、番红花雪糕。西行波斯,天天吃花。番红花可入肴也可入药,被誉“红色黄金”,是最贵香料。市面出售的番红花是它的雌蕊,五十万根雌蕊才集成一公斤番红花。花价不菲,全因番红花无法大量生产,只能人工采摘,一年仅一次花期。秋季盛放时,花农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和太阳下山之后的清晨和傍晚,挑含苞未放的采,若已盛放则花蕊香味尽失。番红花高仅十公分,花农不单要弯腰采摘,还要小心翼翼剥开花瓣摘下一朵番红花仅有的三根雌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八成半番红花产自伊朗。四月上旬抵卡尚,一年一度玫瑰节在五月,番红花便是影也不见。虽和花海无缘,但喝过玫瑰水,赏过芬芳大马士革玫瑰,一日三餐花为肴,总算没和浪漫波斯擦身而过。大巴扎内香料店必有大马士革玫瑰。玫瑰是伊朗常见的绿化花卉,路旁拳头大的玫瑰,虽非大马士革玫瑰,但艳丽异常。初见导游YAHYA大清早,坐在旅舍的传统波斯花园内,鸟语花香中看书喝茶吃早餐,等约好的导游和司机。这天,我们要穿越荒漠,深入山谷访千年古村ABYANEH,山区交通不便,旅者只能自驾或租车。出发前,盯着资料,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足令我下定决心,千方百计也要一访。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麻烦的。首先是没法如同游欧美那样,有庞大的网上预订平台让你轻松地搜寻合心意的司机、导游,不甘心放弃,只好不停地在多个自由行网站寻找“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地锁定看来可信的导游联络资料,交朋友接棒联系。伊朗人有个不好习惯,不喜回电邮,即便回也拖上三五天,网友建议用WhatsApp,果真比电邮管用,锁定的三位导游均回了价钱,最终敲定小伙子SAEED,只因他细心地询问了我们的人数和行程,表示尽可能安排一辆大车。联络好SAEED,另一难题是如何交定金?受西方制裁的伊朗,国内银行被排挤在世界银行体系外,所谓世界通行的信用卡在伊朗肯定形同废物,银行汇款更不可行。SAEED传来西班牙银行户口资料,让我们存入一百元欧元订金。经多番查询,终弄清楚如何在银行汇钱往西班牙银行。一百欧元的汇款,先付一百澳门元的本地银行手续费,汇出时最好多付三百澳门元保证金,供中间辗转经过的多间银行扣除手续费,有保证金才确保汇入Saeed户口的钱不会少于一百欧元。一百欧元订金,结果要汇一百三十元欧元和交一百澳门元,未见官先打八十大板,后来问Saeed究竟收到多少钱,答:到帐一百一十欧元。汇出款,SAEED却通知换另一位导游YAHYA接我们。初听时第一反应:明摆着接了生意转给下家。但订金已付,即将出发,实在没时间另找司机和导游,只好忍住气,要求对方传来YAHYA的电话和相片,以防万一遇上骗子,手上至少还有对方的资料。就这样,坐在波斯花园里,静等“执二摊”的YAHYA。YAHYA准时出现,一位黝黑肥仔,他自嘲像功夫熊猫的主角亚宝,仿亚宝玩了几下功夫,真像,尤其笑容可掬的憨厚模样。晴朗的一天,“亚宝”YAHYA、司机大叔亚里带着我们向古村进发。SAEED和YAHYA,卖个关子,先看背景猜猜~~千年古村?千年古寺?千年古树Abyaneh距离卡尚八十二公里,车驶出卡尚,经过戈壁进入山区,这是一座藏身山谷的古村,深山成了它的一道天然屏障,千年来一直与世隔绝。村里,上年纪村民讲的是MiddlePersian语,一种濒临消失的中古波斯语,是Abyaneh悠久历史的见证。车停在村子外,我们步行入村。这是一条红色老村,红泥红砖红土墙红房子,村里不夹杂其他颜色,就一种:红。不是烈日的艳红,也不是玫瑰的媚红,更非炽热的火红,一村的红带几分旧,是韶华已逝的砖红。羊肠小巷遍布村内,沿小巷漫无目地随意而行,试图以脚尺量老村,寻找岁月痕迹。街头巷尾,入目皆画:巷边盛放的鲜花,懒洋洋躺在街角晒太阳的小猫,还有坐在门前披着红玫瑰头巾的老婆婆。春天太阳,温煦温柔,意外地为冷清古村添了一点生气。村子静得出奇,除了村口几位老婆婆,偶然擦身而过的游客,鲜闻人声。曾独自钻进小巷,户户红砖房一扇扇满载风霜的木门,想上前敲敲扬声问句:有人吗?YAHYA告诉我们,一千五年前,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村民,看中这块土地可供种植可容身而定居于此,如今,村里年青力壮却全跑到外面谋生,只剩廿余名老人守着祖辈留下的老村。没了青春少艾的老村,虽缺人气,但破旧中不显衰败之气,街道整洁,好几处围墙内桃树翠绿,想来花季姹紫嫣红,添一村春色。后游伊朗各城,发现整洁宁静是波斯人的特质。告别Abyaneh,往伊斯法罕的途中,YAHYA把我们领到古镇纳坦兹。执笔之时,伊朗已重启伊斯法罕一座核电站,报复美国制裁,下一步,应该就是提高铀浓缩能力,而伊斯法罕省纳坦兹最出名的除了番红花,千年清真寺外,就是一座伊朗重要的铀浓缩地下工厂,这座古镇曾因核设施出现在国际新闻中。人口只有四万的纳坦兹清静闲逸,花木扶桑,没有想像中军事重地的萧杀。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聚礼清真寺立于镇北端鸟语花香处,寺前一棵巨树,YAHYA说这树有两千年树龄。千年清真寺千年古树,人立其下,仰望而生敬畏之心,历史长河里,人不外是一粒小沙。古村ABYANEH,一村韶华已逝的砖红,一点破旧一分点温柔。古村ABYANEH的花婆婆,漂亮的玫瑰花头巾是她们的标志。纳坦兹古镇的千年古村守护着千年古寺。荒漠厕所从纳坦兹往伊斯法罕,要走好长一段戈壁荒漠,烈日当空,即使人在空调车内,也感到热浪逼人,一再把头巾往后扯,几乎只挂在后脑勺,心理感觉特凉快。司机大叔亚里很体贴,说不介意我们在车内摘下头巾,闻此言,如获皇恩浩荡,立马除下头巾。亚里,年约五十多岁,高高瘦瘦,留着小胡子,一身恤衫西裤皮鞋,温文有礼。每次折返停车处,总见他在打扫,不是抹车,便是扫车厢,管接管送的三天,不论行走山谷戈壁还是穿梭闹市街,客车永远窗明车净。车依然在荒漠飞驰,一望无际的戈壁,砾石被太阳灼得发亮炫目,四周死寂,深沉无声是荒漠最令人畏惧的杀手锏。上回穿越戈壁还是二十多年前路之行,同样的荒寂,但那次天空黑压压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压抑得令人窒息。伊朗绝大部分国土在伊朗高原,中部位处干燥盆地,手上没地图,估计这一路在著名的卡维尔荒漠边上走。我们停在加油站稍作休息,此处是荒漠中南来北往旅者的歇脚点。伊朗是产油大国,好奇当地油价是多少,探头看油价,全是外星文般的波斯数字。曾被阿拉伯人统治的伊朗人,死守自已全盘文化、文字,包括数目字,仅接收了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一路走来,没见几个阿拉伯数目字。同伴打听了油价:一公升一千里亚尔,约澳门元一毫六仙,水比油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加油站,僻了公厕方便司机、旅者,站前站后停了不少车,看来公厕生意兴隆,犹豫要不要体验一下。在内地见识不少臭气冲天、脏乱不堪的公厕,有点心理阴影,但前路漫长,最终还是硬着头皮一探“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地。男女厕分隔很远,女厕用深色厚重布做了大门帘,遮得密不透风。入内,已有数名伊朗妇女在排队,很安静,并没有大妈式喧哗。简陋的水泥厕所,设施很原始但很干净,没异味,地上不见一块纸,都放在垃圾桶内。在荒凉戈壁,进一趟公厕,相遇伊朗厕所文化。后在各城进公厕皆整洁,方寸之地,看到当地民众素养,点赞。穿越荒漠,西行波斯的家常便饭。伊斯法罕半天下“Esfahannesf-ejahan”伊斯法罕半天下,出自十六世纪一首半韵诗。其时伊朗,正处伊斯兰世界三大帝国之一的萨法维王朝,史称波斯第三帝国,伊斯法罕乃帝国中心。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阿契美尼德帝国,伊斯法罕已是波斯大城,几历战火后再度崛起,全因引领萨法维王朝走向繁华强盛的阿巴斯大帝把国都从加兹温(Qazvin)迁至伊斯法罕,造就了一代名城。伊斯法罕半天下,意指到了伊斯法罕便看见半个世界。此行走过伊朗五城,从政治中心德黑兰到文化古城设拉子,伊斯法罕的大气恢宏乃五城之首。城中蹓跶,一再相遇帝国身影,阿巴斯大帝的广场、宫殿、清真寺、林荫大道、桥梁犹在,四百年风霜没有削减辉煌,反倒沉淀岁月芳华,更显雄浑。伊玛目广场,半天下的中心,波斯第三帝国盛世雄风常存于此。这是仅次于天安门广场的世界第二大广场,建于公元年。四百年来,广场及周边著名伊斯兰建筑,还有广场上定期举行的古波斯马球,一直陪伴伊斯法罕人,不离不弃。如果伊玛目广场以雄伟气派令四方来朝者折服,屹立在广场南面的沙阿清真寺、东面的谢克洛弗拉清真寺,则以巧夺天工且不失帝国皇家华丽气派的建筑让天下惊艳,乃伊斯兰建筑的巅峰精品。沿广场朝南行,先进了谢克洛弗拉清真寺,入口伊万通体以彩蓝瓷磗镶嵌成复杂精细的马赛克。伊万,伊斯兰教借自古波斯,一种以大穹顶突显建筑整体恢宏气势的建筑样式。教我叹为观止的是主礼拜殿,穹窿中心是细致典雅的缠枝花纹,蓝金二色相错的无数精细瓷砖,镶成阿拉伯式对称几何图形马赛克由上一泻而下,遍布穹顶、墙板、八个拱券,形成精密精巧精美的整体,浑然天成。穹顶稍下处是一圈阿拉伯花窗,阳光分成多束自花窗射入,散落蓝金瓷砖,如繁星生辉,殿内弥漫淡蓝微光,行走其中,似身披星光。盘膝而坐,仰望穹顶,盯着最高处的一束反射金光,久久不舍移开目光。迷恋神秘主礼拜殿,想起美国学者之言:这不可能是人类造出来的。伊斯法罕半天下,伊玛目广场,半天下的中心。谢克洛弗拉清真寺,主礼拜殿穹窿蓝金相错几何图型马赛克一泻而下,阳光自阿拉伯花窗射入,如繁星生辉。以脚丈量八百年波斯建筑经典沙阿清真寺,又名伊玛目清真寺,伊玛目广场的心臓。这座兴建了二十五年的壮丽雄伟清真寺是波斯建筑精品,更是一个传奇。下令兴建的阿巴斯大帝担心有生之年看不见落成,一再催促建筑师赶工,为逃避盛怒的帝君,建筑师一走了之。此举十分正确,阿巴斯大帝曾杀了两名儿子,弄瞎一名儿子,凶残成性。失踪两年后,重返工地的建筑师为赶工,弃用传统数以百万计的单个马赛克瓷砖饰面,改以一整块大面积的预制着色瓷砖,不想这改变为后世清真寺留下崭新建筑制式。满脑谢克洛弗拉清真寺的神秘波斯蓝,即使沙阿清真寺的波斯蓝出名瑰丽,心,依旧留在别处。在主殿听站在回音石上妙龄女子似出谷黄莺般高歌,再蹓到庭院,看工人如剥洋葱般逐块揭起著名双层拱顶的著色瓷砖,这浩大的修复工程要历时好些年。闲荡一回,离去。吃过午饭,和同伴分道扬镳,YAHYA领着我和小昭继续探访清真寺。穿过一处古旧大巴扎,来到一座毫不起眼的清真寺。围寺而居是穆斯林的习俗,这座清真寺周边尽是民居。YAHYA说,清真寺、大巴扎、浴堂必是三体相连,简陋、甚至有点破旧的清真寺入口隠蔽在喧闹大巴扎旁。入内,豁然开朗,四座风格迥异的巨型伊万围着广阔中央庭院,各据东南西北四方而立。目光在四座伊万来回搜巡,只可以惊艳二字形容一刹那感觉。有别于谢克洛弗拉清真寺的梦幻精致,沙阿清真寺的瑰丽大气,四座伊万,或朴实或典雅或华丽或精巧,直觉这是一座由不同时代建筑组成的清真寺。感谢伟大的互联网,身在东方千年古都的好友根据照片,告诉丝路西亚一端的我:聚礼清真寺。从塞尔柱时期的细密几何风格,蒙古时期的钟乳石,到精美的萨法维时期,八百年的伊斯兰建筑巅峰典范造就了这座最具烟火气的建筑博物馆:中庭随处可见穆斯林礼拜用的地毯,千年来,这里一直是忙碌的礼拜场所。没能力解读伊斯兰建筑密码,选择游走四座伊万,以脚丈量八百年波斯建筑经典。沙亚清真寺著名的波斯蓝。游走聚贤清真寺,以脚丈量八百年伊斯兰建筑经典。一席流动的伊斯兰建筑飨宴波斯建筑承自两河流域传统,再汲取希腊、埃及的精华。伊斯兰建筑,深受波斯影响,借用了大量波斯建筑元素,如依万便出自波斯萨珊皇朝。阿巴斯大帝把国都定在伊斯法罕,倾全国之力光复古波斯的辉煌。站在巨人肩上,萨法维王朝的伊斯兰建筑盛极一时,其实伊斯法罕风格对周边斯伊兰国家的建筑影响深远,印度的泰姬陵便由萨法维王朝建筑师设计。伊斯法罕的大气恢宏,源自阿巴斯大帝留下的满城伊斯法罕风格建筑。城中游荡,以脚丈量伊斯兰建筑,相遇最美伊万(Iwan)和穆克纳斯(Muqamas)。伊万,原为古波斯语,意即未受保护,乃指拥有穹顶和三面围墙,一面对外开放的空间结构,常见于伊朗清真寺。穆克纳斯,伊斯兰建筑的穹顶或壁龛上方,由小型单元散发而成的装饰性三维空间结构,常见有钟乳拱、蜂巢拱。首次被伊万、穆克纳斯迷住,是在纳坦兹的千年聚礼清真寺。伊万穹顶和寺内穹顶的穆克纳斯绚丽梦幻,我在伊万内跪地仰望,“虔诚”举止把同伴吓了一跳,查实我只是想拍下穹顶的波斯蓝蜂巢拱穆克纳斯。从谢克洛弗拉清真寺、沙阿清真寺、聚礼清真寺到四十柱宫、大巴扎,伊斯法罕的伊万和穆克纳斯美得摄人心魄,是一席流动的伊斯兰建筑飨宴。欣赏伊万和穆克纳斯的最佳角度,就是抬头仰视、跪下仰望,视线内尽是繁缛的穆克纳斯。有时,穆克纳斯穹顶中央开出一道天窗,就在最繁复之处射入最简单的一线蓝天阳光。初看穆克纳斯,必被繁密精细图案弄得眼花撩乱。看多了,发现这源自古波斯的几何元素最繁杂也最简单,它永远是由植物、几何图案组成的单元以对称、旋转形式重覆地扩散出去,不论是由上一泻而下,还是左右旋转倾散,只要找到基本单元,便看穿全部。朋友后告诉我,穆克纳斯源自伊斯兰教原子论:真主从创造最小,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开始创世,真主不断地创造原子,原子不断地在宇宙真空中聚合,离散,才有宇宙大千世界。、伊斯法罕沙阿清真寺的巨型伊万,通体以彩蓝瓷磗镶嵌复杂精细的马赛克。伊斯法罕谢克洛弗拉清真寺入口伊万的穆克纳斯,缠枝花纹图案繁密精细。我只是跪地拍摄而已欣赏伊万穹顶穆克纳斯的最佳角度,就是抬头仰视跪下仰望纳坦兹的千年聚礼清真寺,寺内穹顶的绿色穆克纳斯,绚丽梦幻。予室翘翘,风雨飘摇出发前查伊朗气候,基本都是几个词:“沙漠性气候”、“干燥”、“降雨量很少”,然而,沿途我们一再相遇波斯春雨。第一场雨,是伊斯法罕春寒料峭的凄凄风雨。昨还是烈日高挂的艳阳天,一夜间,气温骤降十多度,竟是寒风雪雨。我们把最厚的衣服全穿上,冒雨而来的YAHYA没打伞,满脸开心,一直笑着说下雨真好。瞧瞧路上的伊朗人,竟没一个打伞,都在细雨中慢条斯理地散步。天,黑压压密布乌云,绵绵细雨,寒透骨,就在这种凄凄惨惨的天气,我们随YAHYA走入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区,这里曾庇护了数以万计亚美尼亚基督徒。亚美尼亚,一个一直和战乱纠缠的内陆国家。公元四世纪初,亚美尼亚是第一个把基督教奉为国教的国家,偏偏它被伊斯兰国家包围着,加上素和邻国有国界纷争,小国命途可想而知。一次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对境内亚美尼亚人进行大屠杀,遇害者达一百五十万,尽管土耳其至今否认大屠杀,但不少西方国家认为这是一场由政府操纵,可和犹太人大屠杀相提并论的种族灭绝。亚美尼亚人擅经商,避居海外的侨民数以百万计。上世纪,上海和哈尔滨曾有大量亚美尼亚侨民,香港中环遮打道便是以亚美尼亚商人保罗遮打命名。亚美尼亚南接伊朗,两国交往历史悠久。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区可追溯到兴建伊玛目广场的阿巴斯大帝,据说他迷恋亚美尼亚工艺,故把亚美尼亚基督教社区由伊朗北部边境迁至伊斯法罕,让亚美尼亚人聚居社区内,许诺尊重其宗教。得此庇护,亚美尼亚人落地生根。区内建于年的旺克大教堂,是伊朗亚美尼亚基督教会的重要见证。这是一座融合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建筑特色的教堂,壁画华丽。教堂旁,乃亚美尼亚历史展览馆,陈列文献文物诉说百年前的血腥屠杀,展馆外,还有死难者纪念碑。 雨,一直下个不停。穹苍下,千百年来,国弱必被欺,予室翘翘,风雨飘摇,唯有安邦定国,才能国富民安。旺克大教堂,伊朗亚美尼亚基督教的重要见证。旺克大教堂内瑰丽的壁画。来自波斯的她们逛伊斯法罕,切勿错过音乐博物馆一类小众之地。YAHYA是位文化素养很好的导游,若非他极力推荐这家连著名旅游书也没资料,隐身亚美尼亚区寂静街巷的私人博物馆,我们就和古波斯乐器缘悭一面。伊斯法罕音乐博物馆外型似民宅,穿过小庭院,进入连两层地库的小而精展示厅,尽是看似面善却又叫不出名字的古波斯乐器。先说kamancheh,一种源自古波斯,广泛流传于伊朗、阿塞拜疆、土耳其、亚美尼亚等西亚国家的弓弦乐器,外型和我们的二胡很相似。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弓弦乐器西亚起源说,其中一指向便是kamancheh乃小提琴的始祖。还有琵琶、扬琴、唢呐,在乐器博物馆内和它们的前世相遇。对,不独琵琶、扬琴,唢呐也是西来胡乐,唢呐是波斯语Sorna的音译。在古波斯,唢呐既用于喜庆场合,也是军乐,波斯史诗《列王纪》中有记载。唢纳传入我国后也用于军队,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有“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军令。最惊喜莫过于遇见TimuridChang,初还以为是竖琴,后才知此乃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孔雀东南飞》里“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箜篌,它最美丽倩影莫过于敦煌莫高窟的伎乐飞天擘箜篌人。刘姥姥般游音乐博物馆,见着每样乐器皆觉新奇,猜想它的前世今生,留连忘返。又是YAHYA提醒我们赶紧往地库演奏厅,半小时的古乐器演奏会即将开始,博物馆的讲解员、售票员、工作人员变身音乐家,送上一场穿越时空,委婉如诗的波斯音乐会。西来的不独有琵琶、扬琴、唢纳,还有水仙花、茉莉花、黄瓜、大蒜、石榴、西瓜、胡桃。而“碧云天,黄叶地”的宋词牌《苏幕遮》,也来自波斯。伊斯法罕音乐博物馆异常精彩,在这里,邂逅许多乐器的前世今生。、kamancheh,一种源自古波斯,广泛流传于伊朗、阿塞拜疆、土耳其、亚美尼亚等西亚国家的弓弦乐器,有说kamancheh乃小提琴的始祖。TimuridChang,《孔雀东南飞》里“十五弹箜篌”的箜篌。唢呐,波斯语Sorna的音译,是西来胡乐。待续......
这个亦非东亦非西方的神秘古国
她的面纱下究竟什么样
壹行·伊朗
伊朗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神秘
波斯
热情
美好
文章作者christinep,文章来源于背包客栈
图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由壹行伊朗编辑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并注明出处
请发至邮箱:yixingyila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zy/1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