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宫里如何保养沉香手串这个办法让香味

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的第四篇。这篇我们来跟随展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保养奇楠、沉香的。上图是清代的茄楠手串及配盒。部分手串上带有黄签,黄签的背面记载了手串收入清宫的时间。这里所展览的大部分是乾隆时期的。配盒一般是一个锡盒,上面附有一个网状织物,然后就可以把沉香珠串摆在里面。古人是用锡盒来养香的,因为佩戴手串的时候,用俗话讲是会吸味道的,所以带完以后要把手串放回这个盒子,然后让它的香味能够恢复回来。当时的规定很严格,茄楠木的手串就需要用茄楠木的香粉去养香,所以也就引出了上篇提到的当时茄楠边角料还剩下几两这种细节都需要记录在档案当中。展览的时候为了美观,台北故宫的工作人员都把盒子当中的香粉拿出去了,但实际上原来里面是有粉的。上图这件锡盒上写的是“正土茄楠香十八子”。什么叫正土茄楠呢?土茄楠的意思就是产在广东或者海南这些是中国领土里的地方,即本土的,叫做土茄楠。越南等地的就不算土茄楠了,当时档案里称为洋茄楠。当时的人对土茄楠评价比较高,还是对洋茄楠评价比较高呢?根据档案记载是土茄楠。越南产的品质一直都不错,评价比较高,但是还是以海南岛和广东的产出的是最好的。我们接下来来看朝珠。上图的朝珠都是当时上朝的时候所使用的。这些朝珠都已经配好的,会根据季节时令等的规定来佩戴合适的朝珠。展览当中有两串朝珠就没有配好,这是因为这两串是人家进贡的,上图右侧这串就是其中一件。这串朝珠就是和绅进贡的给乾隆的,黄签上写的就是“念珠身”,就是念珠的身体,没有把它配成正式使用的样子,没有放佛头、记捻等佩饰。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和珅所进贡的这个珠子跟其他珠子有一点视觉上的不同,相对来说和珅进贡的这串比较黑一点。上图这件朝珠据台北故宫的工作人员说是最香的,这串朝珠的佩饰有镂空效果,朝珠的每一个珠串上面带都有雕双喜字。看完朝珠我们再来看点特别的东西,你能看出下图这件金环跟奇楠有什么关系么?这是一个金手镯。手镯是中空的,当时的匠人把沉香打成泥状,然后一点点填塞进金首饰的内部,然后让沉香变干,最后进行佩戴。清宫档案当中记载,当时收到一块茄楠木,这块茄楠竟然可以车成十对镯子,你想想看那根木头有多大。台北故宫的镯子都是成对的。清代宫廷养香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茄楠配茄楠粉末去养香,另一种就是上图左侧这件锡盒底部的黑色的东西的养香的方法。具体是什么方法呢?我们下回分解。展览回顾:为什么中国古代不用香水?因为我们戴着古人智慧的结晶奇楠和沉香有何区别,看看清宫档案是怎么记载的顶级沉香什么样子,一个特点就秒杀全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zl/21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