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的七种供养
香为佛教第一供养,在以香供养佛菩萨的方法中,常见的有烧香、涂香、和合香、散香、线香、抹香、香汤七种供养。
烧香
在经典中经常可见以烧香供养的记载。烧香是指在诸佛、菩萨、祖师像前燃烧各种香,并不一定指特定的香品型态。
《大日经》卷八中记载,烧香是遍至法界之义,如天上的树王开敷时,香气随逆风、顺风而自然遍布,又如一一功德由智慧之火所焚,解脱风所吹,能普熏一切。
在《长阿含》卷二〈游行经〉记载,居士为如来起大堂舍,整治处所,并洒净、烧香。《无量寿经》卷下也记载,行者当悬绘、燃灯,及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极乐世界。
烧香也是密教重要的供养,与阏伽、涂香、花鬘、灯明、饮食等合为六种供养。于禅林中,称烧香为拈香,或炷香。在法会中持香盒者,称为烧香侍者。
涂香
和合香
散香
散香是指散碎之香,也就是不成丸粒状之散碎之香。在密法中,相对于丸香象征总集的烦恼,散香则以散碎表示微细之烦恼,于行法时,投于火炉中,烧以供养。也有将切花、丸香、散香等三种供品,分别象征三毒中之贪、瞋、痴。此外,以敬香作为供品也代表六度波罗蜜中精进波罗蜜之义。
线香
线香是以香木之粉末加糊而成细长如线之香,可以长时间焚薰,又作仙香、长寿香。或单用线香,亦有于线香上加覆香末而共焚之者。据《增广本草纲目》卷十四〈线香条〉载,线香之材料,多以白芷、川芎、独活、柏木之类作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筩笮成线香。印度自古即有烧香之法,然《苏悉地经》卷上涂香药品及分别烧香品、卷下备物品所列举之诸种香中,未见有线香之名,至于中国,则起源于何时亦已不可考。
抹香
抹香(梵curna,藏phye-ma),指呈粉末状之香。又作末香、粖香。主要是供撒布于道场或塔庙等地。与烧香、涂香不同。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悉以杂华末香(中略)供养七宝妙塔。”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烧无价香,泥香涂之,末香以散。”另据《真俗佛编》卷二引《大智度论》所言,干香应烧,湿香应涂地,末香及华应散。又《大宝积经》卷六十二〈阿修罗王授记品〉列有旃檀末香、优钵罗末香、沈水末香、多摩罗跋末香、阿修罗末香等。
香汤
香汤是指有香气之汤水,即调和诸种香而煎成之汤水。多用于洗净身体。在《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中说:“四天王接置金机上,以天香汤浴太子身。”
《浴佛功德经》中说:“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旃檀、白檀、紫檀、沈水、薰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陆、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于清净处以好土作坛,或方或圆,随时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汤,净洁洗沐。”
古来每于四月八佛诞生日时,以香汤灌佛像,即依据此上所说而来。又通常禅宗所称之香汤,乃用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谷、甘草等药所煎煮而成,又称七香汤。
聚福妙语禅思
有分别就是不慈悲,有执著就是没开智慧,有妄想就是愚痴就是烦恼。依佛教戒如法修行叫相应,摆脱烦恼就是解脱,望诸位智者,身心清净,智慧通达。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白癜风怎么治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zzxs/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