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的病害防治

每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每月投喂“肝肝宁”、“健胃散”、维生素C等鱼类保健品,持续5—6天,以加强生鱼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四,病害防治?生鱼的养殖是一个集约化、高密度的生产过程,与野生自然环境下相差很大,所以这就大大增加了鱼种感染各种各样疾病的可能。一旦发病,很容易使病情扩散,即使采取治疗措施,花费往往很高而结果也未必理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生鱼养殖过程的病害防治,应注重于“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鱼的发病,是鱼体、病原体、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下,鱼体抵抗力在这种环境

中不足以抗衡病原体毒力而形成鱼体患病的。了解到这一点,对于生鱼的病害防治,可从改良环境、增强生鱼抵抗力、减弱病原体三方面来着手。??

??(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主要是合理放养,适量投喂,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质干净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定期杀虫消毒,定期更换新水,泼洒净水剂或光合细菌,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性。?经常调节水质,防止水质恶化?高密度养殖产生大量粪便,如不换水将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增加,水体溶氧含量减少,影响生鱼食欲,出现生鱼吐料现象,从而影响生鱼生长,且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因此,要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池水中也可以加入复合细菌等微生物来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粪渣残饵最容易败坏水质,因此,生鱼培育期间,视水质情况经常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1/3,先排后灌。另外在鱼池中移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供鱼苗隐蔽。?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生鱼有大吃小的习性,尤其是食物缺乏时表现更为突出。因此,生鱼苗种培养要及时拉网、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种力求大小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影响鱼苗成活率。?3)防病防逃:日常注意进出水口栅栏,雨天防止漫池。拉网过筛难免损伤鱼体,鱼体一旦受伤,最容易患水霉病,生产中常用强效霉克或黑鱼专家防治。应注意预防车轮虫、斜管虫的侵袭。???

??(三)药物防治?用药物来抑制和杀灭鱼体和水环境中的病原体,降低其毒力。?常见的生鱼病害有:??

??1.?出血病??

??1.1?流行情况?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成批死亡。每年的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流行适宜的水温为27—30℃。由于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

??1.2?症状?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鱼体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呈鲜红色,、腮丝发白,即呈“白腮”现象,肠内无食,肠壁充血。????1.3?防治方法??

??(1)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增加红虫等喜食饲料的投喂。??

??(2)新敌磷+硫酸铜全塘泼洒,并拌喂不溶性克菌星,连喂3—5天。??

??(3)溴氯海因全塘泼洒。??

?2.?白皮病(烂身病)??

??2.1?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夏花鱼种,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是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水质恶化,特别是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病原菌更易滋生和繁殖,鱼体容易感染此病。死亡率高,可达50%以上;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的时间。????2.2?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严重时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游动不平衡,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直至死亡。

2.3?防治方法??

??(1)定期充换新水或泼洒生石灰、养殖宝、亚硝酸盐降解剂、海中宝等药物调节水质,以保持水质爽洁。??

??(2)二氧化氯或强氯精0.3PPM全池泼洒,连用2天,第二天起用红霉素原粉3—5克/公斤料内服,每天2次,连用5天。??

??(3)五倍子4—5PPM+红霉素3PPM溶水全塘泼洒,隔日再用一次。??

??(4)大黄粉3PPM煮水+硫酸铜全塘泼水,并拌喂溃疡平或鱼夫宝,3—5天为一疗程。??

??3.?水霉病?3.1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乌鳢受精卵的孵化阶段和鱼种阶段,由于水环境不良或气温低(15℃—20℃),特别在阴雨天,突然感染引起,可造成受精卵大批死亡。??

??3.2?症状?菌丝进入卵膜内或进入受伤鱼的肌肉内,丛生大量外菌丝,外菌丝呈放射状。????3.3?防治方法??

??(1)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和池塘,保持水体清新,水温低的季节做好防虫、防冻伤鱼的工作。????(2)鱼卵可用10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2天。至于病鱼可用0.1PPM孔雀石绿全塘泼水。????4.?肝胆坏死病??

??4.1?流行情况?此病流行于每年的6—11月份高温季节,为严重危害生鱼养殖的疾病之一,由于水体亚硝酸盐太高,或长期过量投喂,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

??4.2?症状?病鱼体软无力,游动缓慢,常常靠在岸边,解剖内脏可见肝脏变黄或变白,表面分布有白色或绿色或黑色的脓点,肝脏肥大,部分病鱼胆汁变清。部分严重的病鱼肠道有充血的现象。?

????5.?小瓜虫病??

??5.1?流行情况?此病流行于春、秋季。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的选择性。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化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水温15—20℃侵袭力最强。???5.2?症状?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可见布满了白色小点状的囊泡,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鱼体不断与其它物体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5.3?防治?全塘泼洒硝酸亚汞,水温15—20℃,使池水成0.1PPM。????6.?车轮虫病??

??6.1?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6.2?症状?病鱼粘液增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6.3?防治??

??(1)苗种分塘,转池,越冬时用8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洗10—15分钟。????(2)0.7PPM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遍洒。??

?????7.?嗜子宫线虫病??

??7.1?流行情况?此病在长江流域流行最为广泛,感染率高达90%,最早是冬季1月间,春季出现最多,到夏季后鳍上不再发现有成虫。??

??7.2?症状?病原体为藤本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乌鳢的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之间,雄虫寄生在鱼的鳔和肾内,一般肉眼看不出明显的症状。????7.3?防治??

??(1)用3—5%的食盐溶液浸洗病鱼10-20分钟。??

??(2)用晶体敌百虫(90%)和面碱混合泼洒(比例为5:3),其浓度第一天0.2mg/L,第二天0.3mg/L。??

?8.?萎瘪病??

??8.1?病因及病状?夏花和成鱼养殖阶段都可发现。主要放养过密,饵料不足,使部分鱼种因得不到足够的饵料而严重消瘦,离群散游,不久萎瘪致死。病鱼鳃丝花白,严重贫血。??

??8.2?防治?养殖中应尽可能做到放养鱼种规格均匀,密度适宜。饵料投喂均匀、适口、充足。当发现鱼患萎瘪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增加营养,在疾病早期可恢复健康。?乌鳢对病害的抵抗力很强,只要养殖过程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就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我们研究工作者还应加强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积累知识和经验,控制乌鳢的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疾病的发生,以提高乌鳢的养殖产量。









































盖百霖在哪些药店出售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zzxs/15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