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应该喷在哪
[日播一礼]香水使用要知道
香水使人着迷,远远飘来的香味,挑逗着你的嗅觉,刺激着你的感官,让人期待,让人浮想。这是香水的魅力所在,但很少人懂得“驾驭”香水。不要以为香水喷得越多,就能使你的魅力成等比例增加。那只会使你变得没有品位。实际上,当你过量地使用香水,不但有可能使人觉得你表现欲望过于强烈,而且还有可能因此“摧残”他人的嗅觉,并引起别人的反感或不快。
在社交场合使用过多香水,别人会尽可能地与你拉开距离;在餐桌上使用过多香水,会混淆食物的味道,引发“公愤”;在商务交往中,有许多地方空气流通不畅,如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室、电梯间、轿车间,在这类地方的人群里,如果出现一颗“香弹”,可就成“害群之马”了。另外,过量地使用香水,还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因为过分香气扑鼻的人,很有可能是利用香水来替自己扬长避短,即用香水浓郁的香气,来遮掩自己身上不雅的体臭。总之,在任何时候使用过多的香水,都会让人觉得你不够谦虚谨慎,容易给人以太过炫耀自我的感觉。
有的人会问了,那怎样判断使用香水过量了呢?这个是有标准的。通常认为,与他人相处时,自己身上的香味在1米以内能被对方闻到,不算是过量。如果在3米开外,自己身上的香味依旧能被对方闻到,则肯定是过量使用香水了。
有人说,香水是女人的第二层肌肤,爱自己、爱生活的女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几瓶心仪的香水。然而,正确地使用它才能令你在若有若无的香氛中从容地展现自己的优雅。
很多人会误以为香水喷于腋下可以遮盖体味,其实不然。香气一旦混合体味反而会产生一股怪味,所以正确使用香水的方法你必须知道。
香水直接抹在肌肤上的效果最好,但凡身上容易出汗的地方,例如发际、腋窝、脊背、膝弯等处,不可涂抹香水,否则汗味与香味混合掺杂在一起,会产生像“菜园子”一样的气味,更加难闻。
正确使用香水的位置有:脉搏离皮肤比较近的地方,如手腕、耳根、颈侧、膝部、踝部等处。
干净、刚洗完的头发上。但若头发上有尘垢或者油脂,就不要喷了,会令香水变质。
既不会污损面料,又容易扩散出香味的服装上的某些部位。如内衣、衣领、口袋、裙摆的内侧,以及西装上所用的插袋巾的下端。还可以在熨衣服的时候加一点儿香水。办法是在熨衣板上铺一条薄手帕,喷些香水,然后再放衣服在上面熨。但要注意,余香不容易消失。
此外,在夏天,若不希望香气太浓烈,可先将香水往空气中喷洒,然后使身体靠近香雾以沾取香气,一般香水距离身体20~30厘米为最佳。
需要注意的是:香水喷在羊毛、尼龙的衣料不容易留下斑点。不过香味留在纯毛衣料上会较难消散。
棉质、丝质很容易留下香水的痕迹,千万不要把香水喷在皮毛上,因为香水不但损害皮毛,皮毛的颜色也会改变。
若不小心用香水沾污了衣物,应尽早地处理。可把干毛巾托在衣服下,用棉花蘸少许酒精,轻拭衣服上的斑点。由于香水不是水溶性的,用清水肥皂是无济于事的。
使用香水的时机大多数香水调配分前调、中调、后调。前调持续时间为10分钟左右,中调持续时间约2小时,这时为香水的灵魂时段;后调持续时间为2小时左右或更长,与肌肤融合后的味道形成了此种香水的独特味道,称为后味,也就是所谓的余香或体味。
鉴于香水的特性,应该在出门前20分钟使用,以便留下完美形象。早上出门时已经抹上香水,香气还是存在,但因为我们的嗅觉对于相同的味道闻久了,就会产生麻痹,所以到达目的地之后,你若是还想再擦一些香水时,一定要擦淡一点,或是少量擦在身体下方的脚踝、膝盖内侧。既不会有酒精的呛味,更会散发微微的香气。
香水的存放香水保存,避免接触阳光,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可把香水放进冰箱里保存,但只限于淡香水。香精则不可,过冷或者过热均会影响香味。
如果剩余少许香水,颜色变浓浊,可加入一些乙醇稀释。使用禁忌有些人对喜欢的香水,不管季节的变化,总希望随时都能使用。然而,香气却会被季节或天气的改变左右,所以使用香水的重要观念是“不能一瓶用到底”。气温高时香味较浓,气温低时味道就不会那么浓。此外,湿度较高时,香味比较容易残留,温度低的时候,香味挥发较快。这些是使用香水时必须要注意的。
探病或就诊,用淡香水比较好,以免影响医生和病人。
参加严肃的会议,千万不要用浓香水。
在工作间,切忌使用个性强烈的香水。
在宴会上,香水涂抹在腰部以下是基本的礼貌。过浓的香水会影响食物的味道,可能降低食欲。
在人类的五感之中,嗅觉记忆是最古老、最精细,又最恒久的。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初次见面时,左右着第一印象,决定你在对方心目中地位的关键是自己的味道,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味道。所以,如果你想让对方牢牢记住自己,并顺利开始下一次的交往,那么,请合理使用香水,让自己闻起来更加顺鼻。
作者简介IPA国际礼仪专家委员会
委员
金牌礼仪培训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人才网
高级礼仪培训师
华夏礼仪学院
金牌服务礼仪培训师
西藏顶峰科技有限公司
特聘礼仪导师
广东博古拍卖有限公司
特聘礼仪培训讲师
决胜千礼文化传播平台
创始人
首席讲师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zzxs/1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