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方案呼之欲出全面推动公司制股份制
国企改革方案呼之欲出:全面推动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12日在京召开,国资国企改革迎来新动向。 “目前正在认真准备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争取三中全会后尽快出台,构成上下联动的改革局面。”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泄漏。 《每日经济》得知,下一步,国资委将推动企业在改制上市、吞并重组、项目投资等方面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并深入探索分类监管的途径和方式。 一名国资委内部人士闻悉国企改革方案将出的消息后认为,目前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一个明确的思路”,国资委需要厘清两个关键,1是国有企业的治理问题,2是体制机制问题,即制度细节方面的厘清。 改革方案将推动股份制改革 在黄淑和看来,我国国有企业仍处在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新的部署”。 黄淑和日前在全国国资监管政策法规暨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根据放宽市场准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要求,推动企业在改制上市、吞并重组、项目投资等方面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三中全会后争取尽快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 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黄淑和泄漏,改革将以提高技术含量、增加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促进国有企业现有资源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集中、向价值链的高端集中,着力打造构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支柱企业。 黄淑和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资委将着手开始探索分类监管,健全完善追究制度,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指导企业抓紧建立健全境外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改革思路待厘清 “现在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些基本的认识问题还没搞清楚”,上述内部人士直言,在这样的条件下,出台的改革举措亦难站稳脚根,也在白癜风能不能治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企发展。 据国资委公然数据,今年1~8月份,由于外需不足,内需预期不稳定,企业增长模式和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等多重缘由,很多地方监管企业经济效益出现明显下滑的现象。 所谓的“基本问题”,单纯从学术角度来看,包括国有企业的定义,和“什么是国企改革”等基础性质的概念问题。比如央企很多已产权主体多元化,那么具有非国有股权的是否是算国企? “长期以来,出来改革的举措很多,深究起来,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其实不常见”,上述人士表示,实际上,不管是股份制改革,还是改制上市、吞并重组、项目投资,都须建立在基本问题厘清的基础上,才能行之有效地推动改革。 他认为,接下来,国资委需要厘清的两个关键在于,1是国有企业的治理问题,即做实董事会制度的迫切性;2是体制机制问题,即制度细节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方面的厘清。 《每日经济》得知,2012年底,国资委提出未来要扩大董事会试点范围,优化董事履职,完善外部董事的选聘、评价机制,完善董事会和外派监事会的工作机制。但截至目前,“董事会制度没有做实”,上述内部人士指出,而且国资委还没有明确自己出资人的身份,不但做了董事会该做的事,总经理职责范围内的也一并包揽,这样其实不利于央企的良性发展。 而在体制机制的问题上,“例如触及113家央企,大约数量有7八百人的高管任免权,这个是可以尝试放开的”,上述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说,这是继做实董事会制度以后的第二个关键改革着力点,未来国资委应在厘清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只掌控制度安排的实行便可,给央企放开一些发展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zy/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