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超爱打扮自己的男人,后来怎么样了丨精
原创晏凌羊
文/晏凌羊
01
《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确实是“精致穷”。
在奢侈品店上班,见惯了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她也要“穷精致”一把,总购买一些自己其实够不着的东西。在这里“精致”了,就得在那里“露窘”。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的确实是这样的。工资一发下来,基本上月月光,银行卡里也没有积蓄。有时候自己要动一场阑尾炎手术,都得临时去借钱。不过,女人的“精致穷”,好像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原谅,男人的“精致穷”就不行了。
我一个男性熟人,过的就是典型的“精致穷”的生活。
他家境不算是大富大贵的那种,父母也就是工薪阶层。很多年前,广州房价还没涨起来时,他父母拿出毕生积蓄给他在广州郊区全款买了房子和车子。
参加工作几年,他随大流升了职(到资历了就能升),十几年间从年薪十几万升到了年薪四十来万,可是,这十几年来,他愣是没攒下另一套房的首付钱,就是因为过得太“精致”了。
每年,他花在买衣服、鞋子、皮带、领带、提包、护肤品上的钱,占到了收入的一大半。
每周末,他都要出去逛街,最常去的就是太古汇。他买的也全是名牌,普通款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每个月收入就三万多,但他却舍得买八千块一件的T恤衫、三千块一条的皮带、六千块一个的钱包。就连喝矿泉水,他也只喝依云的(15元一瓶)。
他家洗手间里摆的瓶瓶罐罐,比我家多十几倍。化妆台上的护肤品、化妆品品牌,我根本认不全。每天他都要做皮肤护理、捣鼓化妆好,才肯出门。
关键是,他长相和身材都一般。皮肤护理了那么久,也还是粗糙,甚至还有坑洼。
他是妥妥的直男,只是如今快四十岁了,依然没有女朋友。
他曾经也谈过恋爱,但每一次都是跟人家相处着相处着,就嫌弃人家太邋遢、品味低,分手了。其实,跟他谈恋爱或是相亲过的女孩,大多是“居家过日子型”,在消费方面比较懂得量入为出,根本谈不上邋遢、品位低。
而她们,也大多受不了他的“精致穷”。
如果他是一个来钱很容易的富二代,这么精致还好说,可偏生他就是一个年收入四十来万的高级打工仔而已。如果收入都被他拿去花了,还拿什么钱去养家呢?
就这样,他依旧单身着。
普通女孩,他看不上;他看得上的“白富美”,又看不上他。
和他一样收入的男同事,养活了老婆孩子,还攒下了第二套房。
我们问他,你就打算这样下去了吗?
他笑笑,没有回答。
从他身上,我觉得,“穷精致”也是一种与物欲有关的病,而且,它还具有成瘾性。一旦上了道,除非生活中发生什么重大的变故让TA们幡然悔悟,不然很难戒除。
02
我觉得,上述故事中的男熟人,最大的问题不是爱打扮。
事实上,男人爱打扮,是能给男性魅力加分的。
生活中,太多邋里邋遢的男人了。在家里不讲究,出去也臭烘烘,还恬不知耻地以“臭男人”自居。有些男人头发油滋滋的、胡子拉渣、指甲也没弄干净、口腔还有异味,浑身上下给人的感觉“脏脏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个不修边幅甚至有点邋遢的老先生。他留着长胡须,带我们背诵古诗词时,摇头晃脑的,还时不时捋一把长胡子。
有一天下午,他大概是吃了炖莲藕才赶来上课的,所以他的胡须上残留了一根藕丝,那根藕丝和胡须的颜色、质感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一望便知。
那会儿我们到底是年纪小,大家都不敢提醒他,只是在下课后忍不住捧腹大笑,奔走相告。
男人邋里邋遢,可真是一件很“掉魅力”的事情。因此,我是主张男性也要适度打扮,把自己拾掇得干净、利索、帅气一些的。
现在,确实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购买美容产品打扮自己。调查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从年的13.10亿元增长至年的52.93亿元,还有望保持20%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
在男士理容产品中,增长最为稳定的,是用来“弄弄头发,去去汗味”的基础产品:头发造型、香水和止汗露三个品类,而增长迅速的,是护肤、美妆等“进阶产品”。
据淘宝数据,购买男士理容产品的消费者中,18-25岁年龄段占比59.45%,26-30岁占比21.26%。90后男性占领了江山的大半壁。
男士们也开始注重形象管理,这是一个好现象、好趋势。肉眼可见的趋势是:将来,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邋遢的“臭男人”会越来越少,干净的男士会越来越多。
但是,如果一个男人太过注重打扮,并且把收入的一大半都拿来打扮自己,那他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一定是出了问题。跟这样的男人结婚,女人大概率上是要迎来悲剧的。
知乎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
看到这个求助,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男人的消费习惯怎样,是他自己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姑娘,在这段关系中,你图个什么?他的钱拿来买自己的东西,你的钱拿来应付共同的开销,他这算盘打得够精的啊。这两个人都还没结婚,他就已经开始“软饭硬吃”了,聪明姑娘应该要能从这些细节中察觉到,上天已经给你放出了“快逃”的信号。
另外一个给我写留言的姑娘,相比之下就清醒得多。
她说她的前男友是鞋控,家里存着上百双篮球鞋,认识了他,她才知道还有人会排队找黄牛买鞋,而这些鞋大概小十万。问题是他只是普通家庭,全家在大城市有个60多平的房子,还有一半的贷。而他每个月月光,天天喝喜茶,护肤品一线大牌成套的买,看演唱会买最贵的票。
她说:前男友帅也确实帅,但我不是富婆,养不起他,拜拜了。
我觉得,一个人内心的丰盈程度,有时候跟我们的物欲是成反比的。空虚的人,更容易为物欲所累。
跟他们谈恋爱、结婚,你很大概率遇不到幸福,反而有可能成为满足别人物欲的“工具”和“桥梁”。
有时候,他们是因为搞不定更有经济实力的富婆,才吃定的你。真爱是什么?他们很难弄明白的,因为他们只真爱物质、真爱自己。
03
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可能还看不清“大手大脚花钱”的害处。
等到结婚生子,家庭开支突然增大,若是一个人还是改不掉这种习惯,很有可能会把整个家庭拖入贫困的沼泽地。
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需要花钱?若是生了孩子,孩子更是一个碎钞机。家里若是有人得了大病,更是烧钱。
普通人来钱的渠道就那么多,手中不存点余粮,都花出去了,遭遇经济寒冬怎么办?喝西北风吗?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案例:女主角和老公一起去日本旅行,到了日本后,老公就开启了血拼模式。仅仅两天,她老公就买了两个包、三件大衣、三套顶级的男士护肤品。在他身上,一下子就投入了夫妻两个人加起来三四个月的工资。
她劝不住老公,又害怕他再刷刷的几千块钱又出去了,就硬拉着他出来吃饭。可是,这位老公不仅喜欢买品牌,还喜欢充大哥。明明出发前跟同行的朋友们说好AA制,但是到了那里,全都是她老公一个人在出钱。不管是饭钱,还是一些小零食,都是用她老公的卡刷的。
回到家里,她发现:他们家的家当几乎用光了一半。老公全身上下都是名牌的,却她和孩子用的却是最普通的。买自己的东西,他两眼放光;给老婆孩子买东西,则随便看看。
看到这个案例,我第一反应是:呃?为啥案例中的妻子还不爆发?难道是因为这男的长得“如花似玉”且床技绝佳,能为她提供特别高的情绪价值?这根本不是消费习惯的问题,而是“虚荣心太重,眼里没有家人”的问题啊。
恕我直言,一个男人太过于注重打扮,本质上还是因为不自信。因为不自信,所以要靠外在的物质为自己壮胆,不相信自己可以靠本身的言行赢得别人的认可。他们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热衷于盲目攀比,却根本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
把家庭收入大多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无论男女,都很自私。
从消费习惯去解读这个问题,实在是太仁慈了,他们就是自私。
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为别人的虚荣买单。
独自“美丽着”,才是“爱慕虚荣者”最好的结局。TA们自己赚钱自己花,将来出现了财务风险也自己担。只要不去祸害别人,那就是个好人。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zl/2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