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香水,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一个杀手

北京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香水》在我心里一直是一部完美的小说。身心俱异的主人公,天赋的才华与苦难人生,肮脏美丽的世界和心灵,外加纯洁少女的诡异凶案,集齐所有“好看”的元素。还有,最最吸引人的,所有一切均围绕其展开的--香水--“世间万物的精魂”。正如香水本身的制造工艺,备齐一切基本的香料之后,必须恰好地滴入最后一点“特殊的元素”。这一点便决定了香水品质的高下。

“格雷诺耶-世界上最灵的鼻子”。

可以分辨世间所有气味的天才,却嗅不到自己一丝一毫人类的气味,他所厌恶的人类的气味。然而作为气味的艺术家又无法抵挡少女体香的诱惑。出生就被母亲抛弃,丧失了爱与被爱功能的格雷诺耶不得不穷尽一生,在矛盾中寻求完美的香气。

就在这一段寻求的过程中,聚斯金德庞大的想象力得以施展。眼不能看,耳不能闻,手指也无法触碰的气味的世界,依靠文字的魔咒显形了。聚斯金德或许和掌管气味的魔鬼作了交易?那些只存于天才格雷诺耶敏锐细胞中的无形的生命,此刻得以存活在手握书本的那个人的记忆里,并且成为独一无二的秘密。

这种美妙的体验,从初次翻开书页一直延续到此后数次的阅读。这一滴“特殊的元素”,就是我对《香水》念念不忘的最终原因,也是我对它翻拍电影保持的最大的忐忑。视觉和嗅觉的巨大差异如何转换?作为一个动漫儿童而非文学青年,一方面光影色彩可以带来更直观敏锐的感受,一方面却容易被给定的画框禁锢了想像。

好在,是干净利落的汤姆提克威。巧妙避开了对嗅觉体验的过分拘泥,也没有陷入依靠演员夸张表情的路数。在格雷诺耶对世界的初次认知中,只是简单地拍泥土,拍落在泥里的梨子,干燥的原木,石头,水塘,青蛙,一步一步追踪着男孩的嗅觉,用平常的事物唤起相似的情感。

但小说的精彩之处毕竟是关于气味的种种描述。要真拿它当悬疑小说看还是不够紧凑(纯属个人意见)。电影只能更多着眼于情节,也就必然需要塑造更加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人,哪怕是格雷诺耶那样天生并不具备完整人性的“人”。

于是第一桩凶案,初次发现少女完美气味带来的狂乱和占有的渴望,变成了笨拙的失手错杀。并且对少女的记忆一直纠结格雷诺耶不肯离去。在山洞中的内心剖白更加明确,一切都表明了格雷诺耶要成为“人”,甚至高于人的决心。

而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改编正是行刑场一幕,众人陶醉在无双香气的销魂乐园里,热烈地不分彼此。而亲手创造了这一切的格雷诺耶,他只是呆呆地望着,他仍然是孤独的一个人。这时,少女的身影再次浮现。呼唤他,指引他,回到那个第一次了解世间美丽的夜晚。这次她没有恐惧,没有躲避,而是温存地给了他拥抱。

这一刻,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再明白不过了。作为一个动漫儿童而非文学青年,我也只能想到CLAMP婶婶的那句名言--“做坏事的人,也许都是因为寂寞吧。”这一点电影改的不错,需要表达太多东西时如果不能狠心抛弃部分,最终的产物反而不伦不类。

其实小说的主题我一直就没怎么读懂...还有一处细节上的改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说中的遇害女子都是黑发,而电影里是无一列外的红发美女。莫非红发让人感觉香气更浓郁?

据听说,红发是吸血伯爵德拉古拉后人的标志。又据听说,红发的人对痛觉更为敏感。。。不知道导演做此安排有什么深意。。。或许只是单纯地热爱红发美女罢了。嗯,你看他的快跑罗拉也是红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zl/20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