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狗达以符号性语言虚构异世界,她将电影感
近年来,独立插画师以其鲜明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开放跨领域合作的可能性,正在成为文化和商业领域中的活跃群体。而在其独立标签的背后,也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长路径。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的那狗达,目前正以独立插画师的身份活跃在上海。虽然曾多年学习绘画,但她却因为艺考的封闭式传统训练失去了对绘画的热情,转而进入光影的蒙太奇世界。在学院的学习虽然并未让她走上电影人的道路,但却帮助她建立了完整的认知架构,懂得如何用画面去讲故事,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回画画的热情。在不同委托项目中不断尝试后,那狗达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并逐渐在插画领域展露头角。
“未发生的谋杀案”
在那狗达的插画作品里,她构建了许多个光怪陆离的虚构世界,在平面中塑造出一种异样的空间感。在这当中,古代的寓言和神话是她建构“世界”的材料,几何形状的、迷宫一般的建筑和场景元素,则是她延伸虚构叙事和戏剧性的承载。近期她和插画师Ginko一起策划的双人展「银蛇公馆(MaisonSilverSnake)」,则是她作为自身作品策展人的第一次尝试。在这个综合了各自的兴趣、个人经验和私人情绪的展览中,她们将两人的作品转至空间范畴内交融呈现,让作品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实体空间,并加入了许多细节让观众得以获得观赏的趣味性。
「银蛇公馆」展览现场
那狗达的作品常常基于各种类型的叙事出发,她说这与自己的阅读习惯有关。谈及创作内容上的偏好,她借用了早期创作启蒙“老师”博尔赫斯的话进行概括,即“神秘哲学家认为人是微观宇宙,是宇宙的一面象征性的镜子”。那狗达保持着这种围绕文学题材进行内容虚构与创作的方式,不断探索她所着迷的“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而她在不同项目前期搜索积累的、具有隐喻意味的内容和符号,之后都会成为创作的灵感,构成作品中的叙事元素。
那狗达工作室
此外,那狗达在个人创作外还与一些新锐品牌、创意平台或是设计师合作,推出了一些具有个人特色和完整度的有趣产品。比如与设计工作室KAUKAU合作的Zine和字体就是将插画与平面结合,拓展出插图的另一种可能性;而在与bonbonmuseum合作的丝巾“EROS—SORE”中,那狗达借用“锁与钥匙”为线索,将对爱情的描述转化为丝巾上的迷宫建筑。“不想被定位在一个局限的范畴内”是那狗达当下所处的状态,在个人特质与商业属性之间平衡,则是她正需要应对的挑战之一。
“EROS—SORE”丝巾
将插画作为职业路径发展,会遇到怎样的困难?独立插画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寻找灵感?本期圆周一度对话那狗达,听她聊聊自己受到电影和文学影响所建立的创作方法、启发她创作的事物,以及新展览「银蛇公馆」背后将插画转变成不同实体媒介的创作体验和心得。
Design°:
你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来到上海开始了独立插画师的道路。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插画的?可以分享下你之前的学习经历以及走向插画这个领域的契机吗?
那狗达:
其实开始画画非常早,从初中开始已经慢慢在接受传统的绘画学习了,上高中时会给一些插画比赛投稿,虽然当时风格很不成熟,但慢慢幼稚的作品会出现在一些小的杂志上。在高考前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艺术考试封闭训练,那时长时间处在一个传统训练模式中,慢慢消磨掉一些我对绘画的热情,希望以一种新的媒介来表达自我,而电影的蒙太奇表现手法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非常新奇,所以当时选择了以非传统绘画而闻名的北京电影学院。
在电影学习的过程中,建造了一套非常整体的知识架构,是完成一部完整电影的系统,由剧本开始到蒙太奇的应用再到后期的剪辑和配音,虽然我在电影上没有天分也没有热爱,但是这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反而对我后面的插画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它教会我如何用一个静态画面来传达人物情绪,通过细节的摆放来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作出铺垫,用最简单的语言来传递最大的信息量。简而言之,就是学会了如何用静态的画面去叙事。转去别的跑道,让我重新找回画画的灵感,重新拾回对画画的热情。
“ThePhantomZone”
Design°:
你的作品常常基于各种类型的叙事出发,也曾提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以及喜欢的作家影响了你的创作偏好。可以谈谈影响你创作主题和手法的人和事物嘛?
那狗达:
前期启发我创作的是作家博尔赫斯,他的文学作品常采用梦、迷宫、图书馆、宗教、神祇等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符号,并通过暗示的手法来打破文学和哲学的界限,带来了一个神秘复杂的虚构世界,这个虚构的世界可以联系到现实。他的作品里面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复杂的哲学性是不分时空的。
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电影《放大》也是一直影响我创作方式。他用摄影师无意间抓拍到的一张照片,引入到一个谋杀案发现场,但当他慢慢去靠近真相时,案件似曾从未发生过。在《放大》中讨论了真相与虚幻的界限,感官如何帮助我们去认知世界。他的电影中也曾大量出现符号性的内容,受到他们的叙事偏好的影响,使用符号性的语言去表达信息也成为了我的创作方式。
俱乐部海报
Design°:
在构建这些迷宫般的空间和叙事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处理文字故事和画面呈现的关系?在迄今为止完成的所有作品里,哪个作品的故事最令你印象深刻?请分享一下它的创作初衷和过程。
那狗达:
在文字和画面呈现的关系处理中,前期需要多个灵感点,因此我会记录关键词,找到灵感之后会翻相关书籍或者视频资料去搭构一个世界架构。然后,顺着这个架构丰富情绪慢慢完成一个故事,有了故事就可以顺理成章去完成画面。而画面中所需要的隐喻内容和符号则在前期的文字资料中寻找逐渐丰富。最后,将多余信息从画面中提走,只在画面中留下最重要的东西。
目前完成的作品中,我近期最喜欢的是“FantomDeMaules”,是受TuberPerfume的邀请为瑞士的香水品牌StoraSkuggan画的三幅插画,它的香水灵感很多来源于北欧当地的都市传说。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寻找了大量关于Maules森林的资料,包括当地新闻、森林地图、瑞士森林风景照片等等,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图像的基础。其次,我还搜索了当地关于Maules神秘隐士的传闻,把这些资料和自己喜欢的故事类型相结合,加入了日常的文字偏好,以及一些虚无主义色彩,将Maules的隐士丰富成一个被困在时间中的旅客。
“FantomDeMaules”
Design°:
你的工作方法是怎样的?平常有什么特别的创作习惯吗?
那狗达:
我目前工作方式有两个点。第一个是阅读,这是是创作的一部分。每天给自己规划固定的阅读时间,以及放空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刚好可以沉淀一下。除了阅读书本外,也会看一些比较偏意识流的电影,直接用影像来刺激想象。
第二个是,是寻找并抓住灵感闪现的时间点。一个时间点是黄昏,尤其是五点多到七点的时间段。这个时间里,我比较喜欢散步,随便逛逛,听听音乐,回想下看过的文字或者图像,让自己的想法在构思阶段比较灵活、发散。草图完成基本就完成50%的工作了,之后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画面啦。另一个时间点是深夜,我喜欢在晚上工作,听一些比较重的techno,这个时候也会比较才思泉涌。
“未发生的谋杀案”
Design°:
近两年你也跟一些新锐品牌或创意平台合作推出了许多有趣的产品,可以分享下将插画转变为具备吸引力商品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吗?
那狗达:
这不只需要个人的创作能力,还需要非常默契的合作关系,才可以成就一个完美的结果。这特别感谢合作方对我的信任。其中,和KAUKAU的合作,创作字体“GoblinDisplayTypeface”的过程让我开心。Zifei和Kefeng在我眼中是一对完美搭档,我将“ThePhantomZone”系列插画、故事交给他们,他们以此设计创作了一套新字体和一段3D动画。
他们延伸了我的平面,并将其转变为3D动画,更加丰满地呈现我的空间。之后,他们再根据整个插画呈现出的气质,创作出了这一套“GoblinDisplayTypeface”字体和海报书。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会非常清晰地把握我的插画中呈现的气质和世界观,并且用他们的视觉语言丰富成别的呈现形式。在合作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极高的专业程度。
和bonbonmuseum合作一套丝巾产品“EROS—SORE”,其中包括了Campaign和动画视频。在合作过程中,我和lwt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配合默契很高,而且分工清晰,所以快速高效完成工作。尽管在拍摄Campaign过程中,因为有模特的档期和摄影棚档期的各种问题出现,但是我们在不停变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也找到最好的完成方式。和lwt的合作过程中,我们非常互补,作为艺术指导的她可以快速高效解决突发情况,精准把握产品路线并且延伸,将一整套产品达到一个很高的完成度。
“ThePhantomZone”系列插画
“GoblinDisplayTypeface”字体
Design°:
艺术与商业的平衡一直是许多插画师和设计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xg/1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