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钦江水葫芦泛滥成灾,河道变草原

  5月17日早上,钦江边上,一些市民正在钓鱼,在他面前的河道里,水葫芦和水浮莲等水生植物疯长,整个河道犹如大草原。

  今天早上,钦州江不知何时变成了一片疯狂的绿,看上去像密不透风的“草原”。这些外来水生植物,已经飘满了整条钦江。

  在一河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钓鱼者说:“今天早上七点来到这里钓鱼,就看到满江的水葫芦,来这里一天也没钓上几条鱼。平时来钓鱼都会钓上蛮多的。”江中因为漂浮着大量的水葫芦,所以鱼儿也不敢出来游了。——由于水葫芦和水浮莲的快速繁殖和扩散,水体透光性差,并与水中的其他水生植物、藻类竞争矿物质营养、阳光、氧气等资源,抑制其他水生生物与藻类生物的生长,水中的生态平衡被打破,造成水中鱼类难以生存,自然难以钓到大鱼。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大片的水葫芦呢?一些当地居民推测,可能是因为上游下大雨,导致一些池塘中养殖水葫芦就随着流水冲刷下来,而现在气温上涨,也是这些外来生物生长的时候,所以,一边冲入江中的水葫芦就遇水“疯长”,一边顺着河水往下游流动。

  什么叫水葫芦?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毁根。是一种具有双面性的生物,不宜大面积种植。

  生物入侵,造成生态破坏

  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便快速生长,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多样性,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生物圈也存在着平衡,由于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致使生物圈总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生物圈的这种平衡对抵御外界条件的不良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有不良的外界因素来临时,这个生物圈就可能在扼制不良因素的基础之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水葫芦的入侵打破以至摧毁该地区原来的平衡,而建立了一个水葫芦占绝大多数的侵略性的平衡;这个平衡的建立不仅使该地区原有的平衡更加的脆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生态的多样性,使一些物种在该地发生灭绝。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了80年代,16种水生植物已经难觅踪影,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濒临灭绝。当水葫芦繁殖很旺盛时,常能将水面染成绿色,当大量繁殖可以掩盖整个水面,影响大气与水中气体交换、降低光线对水体穿透力,影响水底生物增长,增加水体CO2浓度,不仅造成生态危害还降低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堵塞河道,影响水运,引发水灾

  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水葫芦在上海和宁波发生过严重堵塞河道的情况,有的地方水葫芦的密集度甚至达到了可以承受人在上面行走的地步,致使航运一度瘫痪。此外,水葫芦还危及到水厂的安全生产、水泵吸入水葫芦将造成滤池堵塞、自来水厂停产,对城乡饮用水供水造成危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治愈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xg/14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