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香水》:幻觉始于存在感缺失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是由梦工厂和百代出品的犯罪奇幻电影,此片依据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改编而成,由汤姆·提克威执导,安德鲁·柏金、柏恩·伊钦格和聚斯金德编剧,本·威士肖主演。本片描述一位与人类不相往来、嗅觉异常灵敏的天才格雷诺耶,为了追寻世上最完美的香味而不惜杀人的旅程。
——来自《百度百科》
巴黎街市上,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出生在弥漫着一片恶臭的鱼摊前。与往常他母亲所怀的死胎或半死胎不一样,他的出生像是打翻了的潘多拉盒子。他一声啼哭断送了母亲的性命;收容院的加拉尔夫人把他低价出卖之后遇劫而亡;马革老板在他被香水店老板收买后醉酒失足遇溺;为了觅得保存香水的配方,香水店老板在他远走后因房屋坍塌长眠不起。他让身边与他有关的人接连死去。因天赋异禀,他拥有着过人的嗅觉,在成长的过程中屡屡遭受伙伴的欺负。母亲的离开,同伴的远离,孤单一人,他自幼就体会不了亲情和友情。
在他涉猎了巴黎繁华的街头之后,他嗅到了与自己生活的那个社会最底层的味道不一样的气味,从而错手杀死了一位黄花姑娘,眼见之前的卖黄杏的女孩死在自己的手里,这让他此后产生的许多幻觉都与这个红发女孩有关。可是萨特的虚无主义已经让他分不清理想与现实,有时候他以为的现实,其实只是他的幻觉,因为欲望太深,幻觉也随着自己的欲望在改变。他拼命地攫取他想要的少女体香,但是香味随着女孩的死去而消散,于是他萌生了要永久保存气味的想法。
但当香水店师傅告诉他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提取到它的气味的时候,格雷诺耶像失去了精神支柱一般,整个世界仿佛失去了意义。他从心灵由内而外的绝望,令他一病不起。在师傅告知还有一种“油脂分离”的提取法来永久保存香味时,他神奇一般地痊愈。当然这只是为了表现格雷诺耶对提取香味的执着的荒诞手法。
在前往格里斯的路上,他找到一处洞穴,这里几乎全然没有气味,然而他也悲哀地察觉,他身上没有味道,他没有自己的气息,他没有自己的存在感,没有人爱,没有人值得牵挂。你知道,一个用嗅觉来感知世界的人,当然也会用嗅觉来衡量自己的存在。梦中梦到被他误杀的女孩,女孩在他眼前看,却看不见他。这是格雷诺耶自己内心的投射,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于是认为别人也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个幻觉的出现使得格雷诺耶的惶恐放大。他需要别人认同自己的存在,或许还有就是,他需要被爱。
在决定要写影评时,我想好的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从存在的角度,另一个就是从爱与被爱的角度。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认为人一旦变得一无所有,就会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格雷诺耶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事实上他从出生就一直在为这件事付出)。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存在主义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很不幸地,他选择了寻求制作永久香味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存在。去探讨存在与不存在是很痛苦的事,我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悲观主义者。从我们出生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好像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获得周围人的爱护。可是百年之后,你要是成为不了爱因斯坦,还真的没有多少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就连当初见证你的存在的人也纷纷老去,多年以后,你变成世上的一颗尘土,“尔曹身与名俱裂”还真是让人感觉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而另一方面,因为格雷诺耶从小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不被爱让他不懂去爱,渴望被爱只是源于爱的贫瘠。怎样的童年决定了怎样的性格,而他欠缺了的教育也许让他失去了很重要的情感通达的能力。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恋人,不被爱让他感知不到自己存在,所以他真的好想存在着换句话说好想被爱。一者可以用客观的笔迹以存在主义为核心描述这场人生的悲剧,另一者可以用人文情怀去描述爱与被爱。但我终究不想这么做。情怀谈多了,容易陷入不能自已的怪圈。况且《香水》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中,作者聚斯金德从头到尾都在强烈地引起人们对存在的思考。原著作者是德国严肃文学的翘楚。严肃文学意义深远,我们很明白的知道香水并不只是香水,它在哲学意义上应该是另有所指的,这个意指应该为每个人的欲望或者可以说成希望?严肃文学表达方式多种,但多为写实与荒诞结合,意识流和后现代的写法。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很多诺贝尔得奖者皆因此获奖。(严肃文学即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希望通过文学来启示人类,以达到影响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一目的,其思想影响深远,令读者读后涤荡心灵,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引自百度百科)
这是一部超现实的电影,很多时候不用介怀个中荒诞情节的推进,(比如为什么后来格雷诺耶杀害13个少女的时候居然可以做到无人知晓,这让我纠结不止一时)要是专注于这些细节显然违背了提克威的意旨。导演提克威就是想让我们看到其中的诸多隐喻,譬如香水象征什么,格雷诺耶的母亲把刚出生的他扔在烂鱼堆上意味着什么,收容院的孩童,卖黄杏的姑娘,香水店老板,劳拉的父亲等等,等等,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隐喻,肩负着剧中的剧情走向。
格雷诺耶到达格里斯后,先后开始了对13个少女的杀戮只为了提取她们的体香。一开始的水煮少女还没有用到油脂提取的方法,他觉得实验失败,在人命底下,他只关心的是自己的实验成果,也就是香水提取的成败。可能是影片的影像,光影和音乐的配搭效果的引导,用意象、声响和音乐的力量,营造出气味的氛围(加上本.威士肖的演技不要太赞)我竟然一时认为他是在做一项伟大的艺术。导演在描述人物的时候,没有将过多的镜头投放在杀人的桥段上,几乎都是一笔带过,然而却把格雷诺耶提取油脂的过程用一种虔诚者的恭敬来展现,他是一个偏执狂人。显然导演想展现给我们的不是血腥,而是追求艺术的执念。但是这种价值取向无论放在哪个年代恕我还是不敢苟同。随意剥夺生命但是冠以为艺术献身这么伟大的理论在我看来是罪不可赦。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不是生命。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刑场那一幕。格雷诺耶仅仅是在两颊抹上香水已经让众人俯首称臣,让刽子手下跪直呼他是无辜的。他一扬滴了两滴香水的丝巾时,教主直呼他是天使,全场随着他的振臂而欢呼,为他肃然下跪,为他热泪盈眶,仿佛他真的是天使。在香味飘满全场的时候,场上出现了一幕在我看来在拍摄技术上很有难度的画面。在挤满整个广场的人不约而同地展现了他们在香水魔力之下的欲望。这里汇聚了社会上各个层面的人,大抵肉欲之欢是可以突破社会阶层从而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吧。这一欲望被赤裸裸搬上荧幕显得不免低俗,但是你知道我接下来肯定说的是这显然不是我们要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白癜风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syff/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