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过后,美妆难了11月美妆指数

“双十一”让美妆大放异彩,但随着大促的结束,美妆销售也步入“平静期”。

《中国化妆品》杂志|纪校玲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化妆品方面,1-11月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4.7%;11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亿元,同比下滑3.5%。海关数据方面,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类11月进口.1吨,进口金额为95.9亿元,1-11月全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量为.6吨,同比下滑13.8%;进口金额为.1亿元,同比下滑14.8%。根据久谦中台的数据显示,11月美妆品牌在天猫、京东、抖音三大平台的销售出现分化:天猫平台美妆大类销售额全面下滑,总成交额环比减少.14亿元人民币;抖音美妆销售额环比减少5.98%,护肤、彩妆香水品类销售额均下滑。但京东平台,美妆大类总成交额实现增长,护肤品类销售额环比增长两倍。此外,大促结束后,部分国货品牌的增长呈现“乏力”状态。花西子、珀莱雅、彩棠等品牌的排名开始下滑。尤其是在京东平台上,护肤品牌排名前十,仅珀莱雅品牌一家上榜,其余均为国际品牌。另外,相比去年,国际美妆品牌的表现也不算好,在天猫、京东上,国际美妆品牌销售额同比数据呈现下滑趋势,包括护肤和彩妆。这一方面反映出营销拉动增量的效果前期是显著的,但后续增长乏力,尤其是国货品牌,需要强化产品实力,强化长效发展机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化妆品行业仍未走出“疲惫”状态,大促结束后将面临一段“寒冬期”,需要品牌们及时调整战略,积极应对挑战。天猫:美妆大类全面下滑总额减少.14亿元年11月天猫平台中,美妆大类(护肤/个护清洁/彩妆香水/个护仪器/个护工具)销售总额为.26亿元人民币,与10月相比减少了.14亿元人民币。其中,护肤品类销售总额为83.33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53.90%,同比减少32%;彩妆香水品类销售总额为26.44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37.44%,同比减少14%。其余个护清洁、个护仪器、个护用具等品类,11月销售额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11月天猫护肤品品牌TOP10分别是欧莱雅、珀莱雅、薇诺娜、玉兰油、兰蔻、雅诗兰黛、自然堂、SK-II、海蓝之谜、百雀羚,销售总额为24.76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65.59%。与10月相比,珀莱雅销售额从14.44亿元人民币减少到3.52亿元人民币,排名从第一落到第二。而欧莱雅则以5.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占据榜首。另外,同比年,除了海蓝之谜之外,国际美妆品牌下滑严重,尤其是兰蔻、雅诗兰黛,同比下滑75%、56%。这也与近两年国际美妆品牌发展“失速”的状态相呼应。资生堂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销售额为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同比下滑5.3%,核心经营利润为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73亿元),同比仅增1.6%;雅诗兰黛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集团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0%,净利润同比去年大幅下滑超九成,仅为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9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唯一表现良好的国际美妆集团欧莱雅,其高端化妆品部销售额也被大众化妆品部反超,同比增长6.1%,在各部门中增速垫底。对此,多位化妆品行业从业者表示,目前国内化妆品市场竞争加剧,国货品牌的崛起占领了部分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对大众化护肤品、国货护肤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yzs168.net/xspp/21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